导医台
搜索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检查
- 脊柱超伸试验
脊柱超伸试验又称孩童试验,检查有无脊柱发生疼痛,并不能后弯而呈强直状态本试验阳性是儿童脊柱结核的一个早期征象.
- 脊柱运动试验
脊柱运动试验是在腰椎间盘脱出较明显时进行的检查,可压迫脊神经根引起腰、臀、下肢沿坐骨神经走行部位的疼痛.当采取某种体位,减轻或加重对神经根的压迫时,疼痛也随之减轻、消失或加重.
- 后仰位椎间孔挤压试验
Jackson压头试验(后仰位椎间孔挤压试验) 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医师将手置于其头顶部并纵向施加压力,若出现患肢疼痛加重.放射痛,即为阳性,见于颈椎病.
- 脊柱MRI检查
脊柱MRI检查是对脊柱和脊髓疾病的诊断正确率MRI明显比CT高,病源显示、定位准确,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 脊柱椎体平扫
脊柱椎体平扫是显示骨碎片及其在椎管内的位置的最佳检查方法.
- 直腿抬高试验
直腿抬高试验又称拉赛格(Lasegue)征,这一试验是各种坐骨神经紧张试验的基本试验,但需排除胭肌和膝关节后关节囊受牵拉所造成的影响.
- 核磁共振成像(MRI)
核磁共振成像是近年来一种新型的高科技影像学检查方法,是80年代初才应用于临床的医学影像诊断新技术.它具有无电离辐射性(放射线)损害;无骨性伪影;能多方向(横断、冠状、矢状切面等)和多参数成像;高度的软组织分辨能力;无需使用对比剂即可显示血管结构等独特的优点.
- 腰椎穿刺
腰椎穿刺术是神经科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简便易行,亦比较安全;但如适应症掌握不当,轻者可加重原有病情,重者甚至危及病员安全.为了安全有效地实施这项操作,医师需了解腰椎穿刺的禁忌证、相关的解剖学和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危险的方法.虽然腰椎穿刺极少发生危险,但一旦发生,可以很严重,甚至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了解腰椎穿刺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可将危险发生率降至最低. 腰椎穿刺用于获得脑脊液(CSF)样本,以帮助诊断感染、炎症、肿瘤和代谢过程.其治疗性适应证包括给予化疗药、抗生素和麻醉剂. 腰椎穿刺术适用于: 1.了解脑脊液的性质,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外伤、感染和脑血管病. 2.行脑脊液动力试验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梗阻. 3.向蛛网膜下腔注入空气,行气脑造影. 4.注入麻醉药,施行蛛网膜下腔神经根阻滞麻醉. 5.向蛛网膜下腔注入抗癌药或抗生素,起抗肿瘤、抗感染的作用. 6.对开颅、脊髓手术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通过腰椎穿刺适量放出脑脊液,可以预防粘连,减轻病情. 7.测定颅内压力. 禁忌证 腰椎穿刺时患者的体位可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因此有一定程度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应避免接受腰椎穿刺.下列患者也应避免接受这项操作,包括有脑疝形成征兆的患者、因颅内压升高导致初期脑疝形成的患者、颅内压有可能升高和有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如果医师对实施腰椎穿刺存在顾虑,应在开始该操作前对患者进行头颅计算机体层摄影(CT)检查,但CT不一定能确定患者是否有颅内压升高的征象.凝血障碍可增加脊髓血肿的发生危险,但现在人们还不清楚什么程度的凝血障碍会增加脊髓血肿的发生危险.对于以前接受过腰部手术的患者,如果由介入放射科医师利用影像学技术对其进行腰椎穿刺,则可能增加操作的成功率. 操作 腰椎穿刺器械 商品化腰椎穿刺包内包括进行腰椎穿刺的必需器件:一支带针芯的腰穿针、皮肤消毒液、手术巾、收集管和一个测压计.首选22-gauge穿刺针,因为穿刺孔较小可减少发生CSF渗漏的危险.一般说来,婴儿使用1.5英寸(3.8 cm)的针,儿童使用2.5英寸(6.3 cm)的针,成人使用3.5英寸(8.9 cm)的针. 患者应采取侧卧位或坐位.为获得准确的开放压并减少穿刺后头痛的危险,侧卧位较好.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在任何体位接受腰椎穿刺,因此医师要学会在患者左侧、右侧卧位以及直立位时进行该操作.患者的基本姿势一旦确定后,医师应指导患者采取胎儿体位或“像猫一样"弓起腰部,以增加棘突间的间隙.当患者为坐位时,腰椎应与桌面垂直,当患者为侧卧位时,腰椎应与桌面平行. 界标 在两侧髂脊上缘之间划一条线,与经过L4棘突的中线相交.在L3与L4或L4与L5之间的间隙进针,因为这些位置点位于脊髓终末段的下方.医师应在消毒皮肤和注射局麻药之前摸清界标,因为这些操作有可能使界标模糊不清.使用皮肤标记笔标出正确的位置. 穿刺前准备 医师带上消毒手套后,用适当的消毒剂(聚维酮-碘或含氯己定的溶液)消毒皮肤,从中心开始,一圈一圈向外扩大.然后覆盖消毒巾. 止痛和镇静 腰椎穿刺可使患者感到疼痛和不安,适合使用最小剂量的局部麻醉药.如果时间允许,医师可在对患者进行皮肤消毒前,为其局部使用麻醉药乳膏.在皮肤消毒并铺上消毒巾后,可以皮下注射局部麻醉药,也可以使用全身镇静药和止痛药. 医师再一次摸清界标后,在中线位置、下一个棘突的上缘插入带针芯的穿刺针,针头朝向头部,约呈15度,似乎是向着患者脐部的方向.CSF漏可引起穿刺后头痛,最新资料提示,采用“铅笔头样"针头可降低头痛的发生危险,因为这种针头可使硬脊膜囊的纤维散开,而不会将其切断.如果使用较常用的斜面针头,针头的斜面应位于矢状面,这样也可以使与脊柱轴平行的纤维散开,而不会将其切断. 如果进针位置正确,穿刺针应依次通过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突间的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隙(其中包括内椎静脉丛、硬脊膜和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腔,并位于马尾神经根之间.当穿刺针通过黄韧带时,医师可感觉到一种突破感.此时,应将针芯拔出2 mm,观察是否有脑脊液流出.如果穿刺不成功,并碰到骨,将穿刺针退至皮下组织,但不要退出皮肤,调整好方向后再次进针.针头一旦进入蛛网膜下腔,就有CSF流出.如果穿刺时有创伤,CSF可能稍带血色.收集CSF时,CSF应清澈无血,除非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如果脑脊液流出不畅,可将针头旋转90度,因为针头开口处可能被神经根堵塞. 开放压 只有侧卧位患者可以测量开放压.用一根软管将测压计与穿刺针的针座相连.这项操作应在收集任何样本前完成.当液柱不再上升后,读出测量值.您有可能看到因心脏或呼吸运动引起的液面搏动. 样本收集 应让CSF滴入收集管内,不应进行抽吸,因为即使是很小的负压,也很易导致出血.收集的液量应限制在最小需要量,通常为3~4 ml.如果患者接受开放压测定,医师应将旋转阀转向患者,让测压计内的CSF流入收集管内,进行CSF样本收集.收集了足量样本后,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 随访 应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用纱布覆盖.虽然人们普遍认为卧床休息可降低腰穿后头痛发生率,但事实并非如此. 并发症 肥胖患者的界标很难确定,这对于医师是一种挑战.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后侧凸、腰部手术史、退行性椎间盘疾病可能使腰椎穿刺较难完成.对于有此类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请麻醉科医师或介入放射科医师会诊,以提高腰椎穿刺的成功率. 腰椎穿刺的并发症包括脑疝、心肺功能受损、局部或牵涉痛、头痛、出血、感染、蛛网膜下表皮囊肿和CSF漏.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头痛,其在腰穿后48小时内的发生率高达36.5%.头痛的原因是CSF从穿刺部位渗漏的速度超过CSF的生成速度.头痛发生率的增加与所用腰穿针的粗细有关.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疝,如果颅腔与脊髓腔之间的压力差大,就有可能导致脑疝.在腰椎穿刺过程中,这种压力差可增加,导致脑干疝形成.医师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神经系统体检,可以发现易发生脑疝的高危患者.如果医师对进行腰椎穿刺仍有顾虑,CT可能有帮助,但颅内压升高不一定都能被影像学检查发现.但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接受CT检查,因为它可延误诊断和治疗.有出血性素质的患者非常容易发生出血,出血可导致脊髓受压.关于凝血障碍程度与出血危险的关系,尚无绝对标准,所以医师必须根据临床情况进行判断.蛛网膜下表皮囊肿是因皮肤栓子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采用有针芯的穿刺针就可避免其发生.
- CT检查
CT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病情探测仪器,它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简称.CT检查是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所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就可摄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
- 提腿试验
提腿试验又称“伸髋试验"、“约曼征".病人俯卧时检查骶髂关节部位,用于检查骶髂关节的炎症,结核、损伤等病变.
腰椎间盘突出的热门回答更多
- ?
大口吸气后背痛怎么回事
2018-12-12 大口吸气引起后背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颈椎疾病,风湿导致的后侧疼痛感,另外还有肩周...[更多]
- ?
慢性腰背痛
2017-02-22 这个多数考虑是由于腰椎病变或肾虚。劳损导致的,建议细查一下[更多]
- ?
我于去年9月份做了腰椎椎管狭窄症手术,现...
2016-12-26 你好!天麻胶囊功效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用于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腿酸痛...[更多]
- ?
腰椎椎管狭窄症吃什么药
2016-12-19 你好,尽量少做压腿动作,可以做一下功能的活动,防止造成疾病的加重。[更多]
- ?
慢性腰背痛吃什么药
2016-12-19 你好,腰痛是一种常见病,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大致有以下几种:腰部软组织病变引起...[更多]